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1年招聘人员

发布时间:2025-08-28 13:40:2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招聘岗位及数量

研究岗位2名。

招聘人员范围

2021年国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京内生源,含两年择业期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21年出站博士后、留学人员、京内户籍社会人员。

招聘人员条件及要求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我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廉洁自律。

(三)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其中国内普通高校应届博士毕业生能如期毕业且顺利取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学历、学位;留学人员需提供能够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留学经历的证明材料。

(四)具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2)、科学技术史(071200)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为史前至宋元明代考古、欧亚非洲考古、美洲考古、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代码参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08更新版)》确定。对于所学专业接近但不在上述参考目录中的,应聘人员可与招聘单位联系,确认报名资格。

(五)热爱考古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六)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

(七)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适应岗位要求,保证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

(八)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1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国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年龄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要求执行。

(九)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十)国家和我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招聘岗位职责

(一)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和掌握必要的专业资料。

(二)独立承担某一领域的科研工作,发表、出版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成果。

(三)独立完成田野发掘、考古报告整理等工作。

招聘程序

(一)发布招聘信息:发布招聘信息之日起至2021年10月18日。

(二)资格审查:按照招聘公告确定的招聘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选,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再另行通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招聘人数的比例原则上达到3:1方可开考,达不到该比例的,在考试开始前视情况减少该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

(三)考试:考试采取面试方式,由所面试考核小组设置面试内容。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总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的进入下一阶段程序。

(四)业务考察:由所聘用委员会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共同进行业务考察,按照个人陈述、提问答辩、专家评议、投票表决程序进行。应聘人员原则上获得实际到会专家人数2/3以上赞成票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程序。按照1:1的原则,以得票数量多少进行排序,确定进入下一阶段人选,若票数相同,按面试成绩确定排名。

(五)实习:实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周,通过实习确认是否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六)体检:实习期满合格的,安排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同时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七)政治考察:体检合格的,进行应聘资格复审和政治考察。

因应聘人员放弃或实习、体检不合格等原因造成人选空缺,经研究,可视情况按该岗位业务考察获得2/3以上赞成票的人员中,按得票由高到低顺序依次递补,或不再递补并相应减少该岗位招聘人员数量。

因疫情影响,实习、体检、政治考察等程序可视情况调整先后顺序进行。

(八)所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拟聘人选:综合前期体检、实习、政治考察等情况,所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拟聘人选。

(九)公示:在招聘公告发布渠道对拟聘人选情况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

(十)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备案:人事教育局审核聘用人选资格条件、聘用程序等,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确定为聘用人选。

(十一)办理入职手续:人事教育局备案后,办理入院报到手续。

聘用待遇

按照国家和我院有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报名方式及时间

请应聘者于2021年10月15日前提交报名材料电子版及纸质版,电子版发送至:kgsrenshi@cass.org.cn,邮件标题为“XX岗位-姓名”,纸质版须按以下目录顺序装订成整册(A4),邮寄至: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纸质材料概不退回。

报名材料: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开招聘报名表(见附件);

2.个人简历,重点对科研能力、科研经历、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及取得成绩进行介绍,招聘报名表中已有内容无需赘述;

3.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4.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获奖证书复印件;

6.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仅出站博士后提供);

7.留学人员需提供能够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留学经历的证明材料。

联系人:谷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87420939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www.xiaononfu.com

邮编:10010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1年度人才引进报名表

申报类别

机 号

填表日期

考古研究所人事处制


报 说 明

一、封面

1. 申报类别:2021年国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京内生源)、2021年出站博士后、留学人员、京内户籍社会人员。

2. 手机号须为国内可联系手机号码。

二、报名表正文(申报人基本信息)

1. 照片: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电子照片。

2. 政治面貌:填写参加的政党名称,如未参加政党,请填写群众。如为中共党员,则填写“入党时间”,否则不填。

3. 身份证号:填写18位中国居民身份证号码。

4. 生源地:仅限应届高校毕业生填写本科生的生源地是指高考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一般为在哪个省市(自治区)参加高考,就是哪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源。研究生的生源地是指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前未间断学业,由大学起连续攻读的(即全日制),其生源地为高考学籍所在地;若入学前有过工作经历且已在工作落户的,原则上以工作地为生源地。

5. 现户籍地址:填写户口本首页的地址,如为集体户口请注明。

6. 家庭住址:填写申报人家庭实际居住地址。

7. 档案存放单位:填写申报人现档案存放单位。

8. 毕业院校:填写申报人获得最高学历的毕业院校

9. 所在院系:填写申报人获得最高学历所在毕业院校的具体院系。

10. 所学专业:填写申报人获得最高学历所学专业全称。

11. 师姓名:填写申报人获得最高学历或学位的导师姓名。

12. 毕业证书编号:填写申报人获得最高学历所取得的毕业证书编号。如应届高校毕业生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可不填写。回国留学生填写《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编号。

13. 学位证书编号:填写申报人获得最高学位所取得的学位证书编号。如应届高校毕业生尚未取得学位证书的,可不填写。回国留学生填写教育部留学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编号。

14. 参加工作时间:填写首次参加工作的时间。

15. 现工作单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填写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名称,如另有工作单位一并填写;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回国留学生不填写此项。

16. 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须填写夫妻和直系血亲(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此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及近姻亲(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中,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机关及所属单位(含企业)工作的,也必须进行填写。如有瞒报、漏报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资格。

17. 自我评价(能力素质及优缺点)概述个人能力素质、专长研究领域方向取得的成优缺点

18. 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按照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代表作、科研项目等顺序填写,如成果较多,可复制增加附页。

19. 职业规划(工作设想):申报人描述引进后从事的工作及具体任务,包括工作计划、主要方式、预期工作目标等。

20. 本人承诺:申报人亲笔电子签字作为承诺。不得空缺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招聘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