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2022年统一招录546名人民警察及工作人员

发布时间:2025-08-28 07:43:13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招录计划

本次共招录250个职位、546人(职位信息详见附件1)。

招录对象和报名条件

(一)招录对象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简称“普通高校”,是由国家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含自治区、直辖市等)主管的实行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定向招录培养或在职委托培养的除外)。

2.市(地)级以上党政机关、省级以上重点科研院所,以及省部级(含)以上政府、机关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员,以及当年度出站博士后。

3.北京市公立幼儿园、学校、医院从事相关工作的在职人员。

(二)报名条件

公安机关招录人民警察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专业能力,严格党风廉政要求。报考人员除须具备公安部2022年度统一招录补充公告(公安部政府门户网站)有关要求外,还须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政治立场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公安事业;遵守党(团)的章程,履行党(团)员义务,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参加组织生活;

2.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学位的,高等学历教育各阶段均须脱产取得相应全日制学历和学位;高等学历教育各阶段毕业学校所属主管部门应为省部级(含)以上政府、机关;职位要求专业条件为报考者最高学历对应专业,须以主修专业报考,不接受以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报考;报考人员所取得或即将取得的毕业证(一般指国民教育系列毕业证书,是指通过电子注册学籍,国家承认的学历,是现有教育的主体。)书与学位证(学位证书,又称学位证,是为了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证书,在我国学位证授予资格单位为通过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或科学研究机构。目前我国学位分为三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其中,学士学位里还包括第二学士学位,统称学士学位)书中专业名称必须一致,颁发毕业证(一般指国民教育系列毕业证书,是指通过电子注册学籍,国家承认的学历,是现有教育的主体。)书与学位证(学位证书,又称学位证,是为了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证书,在我国学位证授予资格单位为通过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或科学研究机构。目前我国学位分为三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其中,学士学位里还包括第二学士学位,统称学士学位)书的学校名称也应当一致。

应届毕业生须在2022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和学位,应届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2022年12月31日,届时未取得相应学历和学位的,取消录用。

3.应届本科生应在24周岁以下(1998年1月1日后出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应在27周岁以下(1995年1月1日后出生);报考京内单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应在35周岁以下(1987年1月1日后出生),报考京外单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40周岁(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在职人员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1987年1月1日后出生);身心健康,能够胜任繁重艰巨的公安工作;

4.招录到人民警察职位的,应当符合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有关资格条件;招录到非人民警察职位的,应符合事业单位招录法规规定的资格条件;

5.法律法规规定及职位要求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如政治面貌、相关工作经历等,须在2021年12月31日前具备。

报考人员应当具备《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基本素质条件,不得有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情形。此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与招录单位工作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旁系血亲是相对直系血亲而言的,它指与自己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一源的血亲。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关系以及近姻亲(近姻亲关系是指三代以内有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缘关系的远近是根据相同的遗传基因的概率来判断的。)关系的;

2.父母、配偶或子女已移居国(境)外的,子女或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与外国人结婚的;

3.曾连续六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生活,国(境)外期间经历和政治表现难以进行考察的;

4.干部人事档案存在“三龄二历一身份”篡改造假或重要材料缺失、严重失实等问题的;

5.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

报名程序和办法

(一)网上报名

2021年12月15日8时至12月19日18时为统一报名时间,报考人员可登录全国人事考试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http://www.cdrsks.cn/d/file/cont/20220211/gbsk0qsaavb

每人限报一个职位,报考职位一经确认不得改报其他职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个人信息及照片一经提交不得修改。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准确。

考试成绩公布后,招录单位还将对拟入围面试人员的报考人员信息表以及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复核。凡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终止录用程序。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报考职位相关信息可向招录单位咨询,联系方式详见招录职位备注及附件2。

报考工作有关事项说明详见附件3。

(二)资格审查

招录单位根据具体职位要求,对报考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认报考人员是否具有报考资格。资格审查贯穿录用工作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存在不得报考的情形或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单位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报考人员可于2021年12月15日至12月20日期间,登录平台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三)职位取消及调剂

统一报名截止后,未达笔试开考比例的招录职位将取消或核减招录人数。考生报考职位取消的人员可于12月21日12时至18时,登录平台报考其他已达笔试开考比例职位,逾期未申报视为放弃报考。

招录单位根据职位要求,对申请调剂人员进行审查筛选。申请调剂人员可于12月22日12时后登录平台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四)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背面必须为空白,无需彩打。考生凭“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上述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检查。切记核查准考证信息。如果发现信息有误或者任何细节存在的疑问请及时与报考点取得联系,以免影响我们正常参加考试。)

资格审查通过人员请于2022年1月5日至1月9日期间登录平台进行报名确认,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背面必须为空白,无需彩打。考生凭“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上述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检查。切记核查准考证信息。如果发现信息有误或者任何细节存在的疑问请及时与报考点取得联系,以免影响我们正常参加考试。)。

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考试包括笔试、面试,部分职位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报考人员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占综合成绩比例各为50%。设置专业能力测试的,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占综合成绩比例分别为40%、30%、30%。

(一)笔试

笔试内容为综合测试,主要测试报考者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本次笔试采用电子化考试方式,使用计算机作答。考试时限为180分钟,满分为200分。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缺少证件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

1.笔试时间(请考生严格执行本考试时间,迟到不允许进入考场。):2022年1月9日(周日)下午14:00—17:00。

2.笔试地点(笔试地点不会轻易改变,如有改变会通过官方网站发布通知。):考生报名的同时选择笔试地点。根据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选择的笔试地点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最终实际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所载为准。

3.笔试成绩: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将于2022年1月中下旬在平台和中国人事考试网以公告形式发布。

(二)确定面试人员

根据各职位公布的面试人选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人员名单。面试人员的笔试成绩须达到合格分数线。进入面试人员放弃面试机会的,可按该职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在达到合格分数线考生中依次递补。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进入面试。

(三)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

面试前,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报考人员信息表、“三龄二历一身份”证明等材料,在职人员还须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等材料。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用人单位有权取消该报考人员参加面试的资格。

面试及专业能力测试具体事宜另行公告。

[1] [2]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招聘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