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秋季公考刚举行完毕,明年的公考序幕即将拉开。在春季这批尚未完全踏进工作大门而新的一批即将考试之际,有很多人在焦急。在此,笔者联系自身经历,谈一些感想,也顺带将过去写的小结再整理补全一番。
(一)什么是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有关管理机关为录取公职人员而设立的考试,一般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开始报名,报名结束一个月左右后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大、题量多、时间紧,同时报名的人数众、竞争激烈。地方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因地而异,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是全省统一考试,一年两考,分春季和秋季,春考报名一般在元旦左右,在春节前两个礼拜左右考试;秋考报名一般在8月份,9月份考试,省考难度比较小、时间较为充足,但岗位报名人数还是紧张、竞争还是激烈。总体来说,公务员考试就是一个竞争激烈、实力与运气并重、需要准备、需要金钱、需要信息的综合选拔性考试。
(二)法学与公务员考试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直觉:公务员招考岗位要的很多都是法学专业的。换句话说,学法学的考公务员比较容易。确实有这种现象。按照法学法理,法学是一门治国之学,而公务员从事的又与国家治理、管理有关,在理论层面上就注定了一种契合度。但不能就此认为,学法学的考公务员就很容易。
放眼中国高校扩招以后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就业难就是其中之一。学法学专业的人,毕业后能够选择的出路无非以下几条:考研深造、考公务员、到企业做法务、参加司法考试进入司法领域、到事业单位或改行另谋职业。分析一下这几条出路:考研深造需要再次投入时间成本和资金;到企业做法务,必须经过用人单位严苛的挑选,必须在“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走廊”的激烈竞争中胜出,可谓“千军万马过年久失修的独木桥——危险得很”!参加司法考试,同样需要时间成本和资金,而且司考被冠以“中华第一大考”,难度之大、通过率之低早已为人所知;考公务员,如前分析的,竞争激烈,但机会多,好的岗位多,而且公务员的待遇不错,工作稳定,工作压力相对也比较小,在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法学专业就业形势普遍不好的情况下,考公不失为一个好的出路与选择。
(三)公务员考试程序
大致分为:出简章——报名(填岗位、上传照片、审查、通过银行缴费)——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录取。
1、报名
公务员考试报名是项技术活。个人而言,考试开始报名的前期应采取“隔岸观火”策略,观察岗位报名的进展状况,了解岗位的条件要求、限制因素,选择几个自己有意向的岗位,分析分析;在报名要截止的前两天,开始着手报名,不要到最后一天才报,避免审查没通过超过报名期限而不能再报名的情况出现。报名具体操作根据网络的提示进行。
2、笔试
这是公考的一大门关,也是关键所在。笔试分A类、B类,A类的需要考行政能力测试(下简称“行测”)和申论,B类的只要考行测;考公检法等部门需要加试一门专业课考试,一般安排在行测考后,时间约为一小时。
行测考试。题型一般分为数量关系题、判断推理题、常识判断题、言语理解与表达题、资料分析题五部分。国公考试的常识判断题多为法律常识题,多集中在行政法、公务员法等行政性法律法规之中,这对学法学的可能相对比较有优势。省公考试这部分就比较杂,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文学、历史、地理等综合常识。做这部分题目,多半考平时的积累。数量关系题部分,国公难度远远大于省公的,相应的时间就更紧迫。判断推理题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考察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资料分析题考察分析运算能力。由于公考的行测覆盖面广泛、知识点很多,就很难复习,也就是很多人觉得的那样行测不需要复习,毕竟这是我们几十年来积累养成的,要抓到那样多的知识点,也不现实。
那么如何做准备呢?建议用真题训练,可以买一套历年真题集,找一间安静的自习室,找一个手表(可以精确到分的),翻开真题,按照各个分块“建议完成的时间”严格做题。做题时可以突破其题目顺序,先做自己最有把握的那部分,再做其他部分。在训练中,训练速度和准确率,严格把握好时间,寻找“做行测题的感觉”。训练中还要总结做题的经验,统计出错误率,分析一下自己做题的薄弱环节。我自己在准备的过程中,会经常看一些题型解题技巧,比如数量关系题中的数列规律,大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发现其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不是适用所有的公考数列题,但它对于解题是有启发作用的;同样的也适用图形推理题。
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一位同学在行测考试中总结的技巧:
(1)充分利用考题本发下来但开考时间还未到的那5分钟时间。一般情况下监考老师会提前五分钟发卷,让考生检查是否缺页,但这5分钟是不允许作答的。而在寸秒寸金的行测考试中,大家都明白这5分钟时间意味着什么,所以一定要力争。可以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翻到常识判断那部分(因为这部分都是考积累,不需要思考,不会被干扰),迅速答题,用大拇指的指甲轻轻地在答案上做个记号。速度快的考生完全可以在开考铃声响起之前将常识题解决掉。如果监考老师发现你在看考题,过来制止,你就说卷子被风吹开了,我压一压……无数网友证明这一做法不算作弊,监考老师拿你没办法,最多提醒一下而已。
(2)带两个手表去,一个用来看时间,另一个记得千万不要是电子表,而是要带指针的那种,到时如果遇见钟表指针类的数学应用题,一转,答案就出来了……
(3)带两块橡皮擦去,要方块状的那种,在第三部分的图形推理题中你一定能派上用场……不要小看上述两条,省下一分钟常常就意味着多得一两分。
(4)最后来不及的时候只好蒙答案,蒙答案除了靠人品外,也不能胡乱蒙,要遵循“简单题蒙D,难题蒙B”的原则。原因为什么?自己好好琢磨一下,这就是一道推理题。
(5)答题卡不能等做完全部题目后再涂,也不要做一题涂一题,而要做完一类大题就把这部分涂上,即能节省时间又能防止发生交卷时还来不及涂卡的人间惨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