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岗位、数量、专业及人员范围
岗位 | 数量 | 专业 | 人员范围 |
科研岗位1 | 2 | 世界史(060108) 国际关系(030207) 国际政治(030206) 外国语言文学(0502) | 国内应届毕业生(京外生源) |
科研岗位2 | 5 | 世界史(060108) 国际关系(030207) 国际政治(030206) 外国语言文学(0502) | 国内应届毕业生(京内生源)、出站博士后、留学人员、京内户籍社会人员 |
上述专业参照目录为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08更新版)》。对于所学专业接近但不在上述参考目录中的,应聘人员可与招聘单位联系,确认报名资格。
招聘岗位职责
(一)从事应聘研究方向的学术研究;
(二)能够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世界历史研究所交办的各项科研任务;
(三)每年按要求完成科研任务,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聘期考核;
(四)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培训及院所举办的各项学术活动,承担研究所交办的其他任务。
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我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三)具有博士学位,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其中,国内应届毕业生能如期毕业且顺利取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学历学位,留学人员能提供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的证明材料。具备岗位所需专业能力,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功底,具备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有较成熟的学术研究规划,在国内外发表或出版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
(四)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身心健康。
(五)具有西亚南亚地区语言和东欧地区语言特长的,并能够同时应用多种语言的研究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予优先考虑;研究方向为西亚南亚史、“一带一路”史、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俄罗斯中亚史、全球史的研究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予优先考虑。
(六)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国内应届毕业生年龄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要求执行。
(七)招聘所需的其他必要条件。
招聘程序
(一)发布招聘信息:发布招聘信息之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
(二)资格审查:按照招聘公告确定的招聘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选,并通知应聘人员,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再另行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达不到该比例的,视情况决定是否减少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
(三)考试:考试分为专业考试和外语考试。结合招聘岗位特点设置具体考试内容,专业考试总分70分,外语考试总分30分,两项成绩直接相加为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60分以上的应聘人员,进入业务考察环节。
(四)业务考察:由所学术委员会和所聘用委员会共同召开会议进行业务考察,按照个人陈述、提问答辩、专家评议、投票表决的程序进行。应聘人员原则上需获得实际到会专家人数2/3以上赞成票,根据得票数量多少,按照该岗位招聘人数等额确定进入下一阶段人选,由单位安排实习。如票数相同,以考试成绩高低作为最终排序的依据。
(五)实习: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两周,通过实习确认是否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六)体检:实习合格的应聘人员,安排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同时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1] [2] [3] 下一页